张謇办过什么企业,张謇的后人又有哪些成就

2024-05-14 15:02:01 0


张謇简介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别署季子,是海洋大学的创办人,并且为我国棉纺织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张謇雕像

张謇雕像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能够让自己的名字被用来命名科考船的人,到底有着怎样的一生!

清末民初,我国正处在一个被侵略时期,那时出现了一大批主张实业救国的企业家,其中就有出生于江苏的张謇,清朝末年的状元。四岁就已将在父亲的教导下开始学《千字文》,五岁在学塾开始跟着师傅读书。塾师老师为其取名为吴起元,小字长泰。

十岁的他已经学完了作为启蒙的大多数书籍,并且用自己出色的成绩博得了父亲的赏识,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十五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却因为家庭原因而多次未中,至到四十一岁的时,才中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当然张謇并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在他参加科举考试的那些年里,一方面用心研习我国典籍,另一方面,也会结合世界,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等。不然怎么会主张实业救国呢?

在他的一生中,一共开办了二十多个企业,三百多所学校。我国的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就是他创办的,同时他还建立棉纺织原料供应基地,为我国的民族纺织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名副其实的“状元实业家”。

张謇的故事

关于张謇,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主张实业救国的企业家,那么作为企业家,他都办过什么企业呢?有过什么故事呢?

张謇图片

张謇图片

首先就是大生纱厂,他在创办之初,就先研究了之前的洋务企业,并吸取其中的一些经验。之后他以“商办”的形式筹集资金,用以避免企业的实际权力落入官僚手中,但是后来因资金筹集不顺利,无奈之下只得采取了“官商合办”的形式开办。当时上海的纺织业正处在低潮时期,资金再次陷入困难后,张謇认领了一般=半的官府机器,并答应给官府利润,但是官府不参与企业管理,几经波折后才在1899将其建成。

在大生纱厂创建后,因为有一半的官府资金,所以得到了官府的照顾,又因其所在地产棉多且质量好,并且劳动力低廉、市场开阔,所以纱厂创办半年就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同时还在于洋商的竞争中占据了优势,起到了抵制外资侵略的作用。这一变化看在众多企业家眼里,也纷纷开始效仿实业救国的做法,使得那一时期中国的实业发展良好。

随着国内格局的不断变化,大生纱厂在扩张的同时,所需要的货源也越来越多。为解决一些列的后续问题,他在1900年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1901年创办广生榨油公司;创办大兴面粉厂。当然还有吕四盐业公司、吕四渔业公司等等十多家公司。总之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我国的实业创办中。

张謇纪念馆

作为江苏人的骄傲,地方政府在1936年,也就是在张謇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为他建立了纪念馆,该纪念馆是由祠堂旧址改建了的,占地面积有三十多亩,其风格为江南园林。

张謇纪念馆

张謇纪念馆

纪念馆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形似“H”的两层大楼,青砖黛瓦的,实属民国建筑风格;内部装饰则以欧洲风格为主,包含展示大厅、接待厅以及影视厅,陈列着跟张謇先生相关的图片、实物。

在展示大厅里陈列着制作的三个模型:分别是"清末民初常乐镇区概貌"和"状元府扶海垞"模型,这两个模型还原了当初常乐镇繁荣的景象,另一个是"青三"铁路与火车,展示的是青龙港到大生三厂的铁路段以及火车,也就是苏北最早的火车铁路。

另外还有他的近千幅图片,其中最具价值的是他与孙中山相互赠送的照片。一副上面写着"季直先生惠存",落款"孙文";另一幅则是"中山总统赐存",落款"张謇敬赠"。当然还有反应他生活常态的《教子拾金不昧》、《夜读三更》等等雕塑。

陈列官则摆放着他用过的生活物品,以及创办实业时的一些工作用品和创办学校题写的校牌等。总体概括下来就是分为他的成长生活、实业救国、教育兴邦、社会贡献、研究留念五个部分。

该纪念馆在88年时,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又被评选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

张謇后人

张謇是我国近代实业救国企业家的代表,所创办的企业大大小小不下于十多所,关于他的后代,历史上记载的并不是很多,那么从仅有的资料里来看,张謇的后人又有哪些成就呢?

张孝若图片

张孝若图片

作为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孝若是张謇的独子,他小时候就读于南通师范学校的附属小学,二十岁就读于哈佛商学院,并在获的商学士学位后回国继承家业。在1922年被任命为考察各国实业的专业大使,游学欧美。1926年,在父亲去世后,接手了南通的各项事业,并担任了两年的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校长,随后又担任了五年的南通师范学校校长。但是天妒英才,在他三十八岁的时候却被暗杀在了公寓中。抛开其他的不说,就看张孝若的个人生平,也不是那种纨绔子弟,相反,在张謇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努力下,他的一身是非常的成功的。

再说张謇的孙子——张绪武,他是张孝若次子,毕业于南通学院,属于无党派人士,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黑龙江的纺织厂担任工程师,之后还曾担任过江苏省南通市副市长、副省长等。可谓是位高权重,但是却依旧以身作则,一生为民,做了很多值得称赞的事情。

从上面这些事例看来,张謇不但是自身非常的成功,并且在子女的教育方面也是非常成功的。他的后人在很多方面继承了张謇一心为国,认真做实事的精神,实在是值得敬佩。

免责声明:历史之家文章收录互联网,如有侵权将立即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