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陵之战简介资料,艾陵之战谁赢了?

2024-05-14 14:54:53 0


艾陵之战全歼齐军十万

艾陵之战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最彻彻底底的围歼战,同时也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使用预备队的战例之一,此后预备队的作用为历代兵家所重视。是公元前484年鲁国联合吴国在艾陵地区打败齐国军队的一次著名战役。

据《续山东考古录》载:“周鲁蒙邑、齐堂阜邑、艾邑。”《蒙阴文史资料》载:“艾邑,在今新泰、莱芜、沂源等县交界处,因艾山而得名。”《续修莱芜县志》载“杜预谓艾山在牟县东。”“泰山牟县东南有艾山。…牟城在今莱芜东二十里,其东皆曰艾也。”

牟城(牟县城)即今莱城区辛庄镇赵家泉村的古牟子国城,以东的广大丘陵山地,古时称艾邑,是牟子国辖地,后是莱芜、新泰、沂源、博山的交界地。现在的钢城区艾山办事处、黄庄乡、寨子乡,沂源县的土门镇、草埠、徐家庄,莱城区苗山镇的常庄一带,博山区的南博山镇以南,当属艾邑辖地。艾邑,因有艾山而得名。其地区叫艾山的有两处,一处在钢城区的艾山办事处宋家庄村北。海拔416米,顶有石山寨,山脚东南处有铁矿、冶炼遗址。另一处在沂源县徐家庄乡,海拔约400米。两地均传说古时建城时,忽然一夜间起了一座山,碍于修城而停建,因名碍山。另一说是山岭到处生长着艾草,故名艾山。此地地壳有断裂带,史载汉时山在地震中有所变化,但据较多的史料载为艾,因此应名艾山。由此看来,原牟子国境东有艾山,因地广名艾邑。又因全是低矮丘陵,又名艾陵。

《东周列国志》载:“齐将国书,屯兵汶上,闻吴鲁连兵来伐,聚集诸将商议迎战。”“陈逆日:‘吴军长驱,己过赢博。”“‘国书传令,拔寨都起,住迎吴军,至于艾陵。”齐军和吴鲁联军的进军路线与其它史书记载和地理特征相符,是可信的。时齐将国书屯兵汶上,此汶上不是今汶上县(古称鲁中都邑),也不是东汶河上游的穆陵关和蒙阴的古汶河,而是指泰山的汶河上游及源头以上意,即博城、赢城、牟子国城、齐长城泰,山段各关和淄川区城子庄(汉置莱芜县城,有齐长城,是齐国防御要地)一带。国书伐鲁,听说鲁联吴伐齐,因吴军强大,为缩短军事物资供应线,保卫齐都临淄,留下守博城、赢城和泰山齐长城各关的部队后,率主力在齐国境内的城子庄并以齐长城为依托迎敌。吴国军队长途跋涉,自江苏苏州北上,后有越国、楚国的军事威胁,自然是想寻齐军主力速战速决。因此,长驱直入,先克博、后克赢,“至艾陵西五里下寨。”博即今泰安市南15公里的旧县村,古时为博城。赢即今莱城区羊里镇城子县村,古时为赢城。从吴军的进攻路线年,吴军是经过鲁国曲阜,沿汶水自西而东,连克博赢,进至艾陵西,向齐将国书所率的齐军主力部队杀来。齐将国书也率主力沿淄水而上至艾陵迎敌。那么,由双方行军路线判断,艾陵北端的今莱城区常庄正是两军必逢之地。开战后,吴军一直打到南博山。其地山涧乃由淄河冲积的狭长平地,适合战车作战的条件。《中国史稿地图集》也有同样标注。由此可以看出,战场自吴军克博始,至常庄、南博山一带战胜齐军止,东西长约80公里。

《左传》哀公十一年载:“为郊战故,公会吴伐齐。”即公元前484年春,齐将国书、高无丕率师至鲁都城郊伐鲁失败。鲁国想联吴军伐齐,报一箭之仇,就说服吴国伐齐。此时:齐军为挽回伐鲁失败的面子,想再伐鲁。吴欲称霸,欲趁鲁联吴之机打击强齐。于是,爆发了一场恶战——艾陵之战。

《左传》哀公十一年载:吴国为“中军从王,胥门巢将上军,王子姑曹将下军,展如将右军。”齐国为“齐将国书将中军,高无丕将上军,宗楼将下军。”双方各用车千乘,各号称十万人马。又载:“五月克博。壬申至于赢。”“甲戎,战于艾陵。展如败高子、国子败胥门巢。王卒助之,大败齐师。获国书、公处夏、司丘盟、陈书、东耶书,革车八百乘,甲首三千,以献于公。”《东周列国志》记载与此相同。吴军在5月攻下了博城,5月27日攻克赢城,至29日进至艾陵地西5里(约在今苗山镇)。赢城至苗山20余公里,约1天的路程,吴军在两天多的时间内完全能到达。《东周列国志》中也大概地描绘了此战的经过。吴军胥门巢率上军先到艾陵地,齐将国书亦至。公孙近率部迎天军。国书助之,大败胥门巢。时鲁将叔孙州仇率兵会吴,引吴国大军至艾陵西五里下寨。5月30日一早,夫差命叔孙州仇率吴军打第一阵,展如打第二阵,茹曹打第三阵,胥门巢率鲁兵三千往来诱敌。自引大军屯于高阜处,相机救援。

齐军第一仗胜,认为有把握战胜吴军,群情激昂,吴将胥门巢率部挑战,齐将公孙挥因昨天曾击败胥门巢,往迎出战。胥门巢见公孙出兵,立即退走。叔孙州仇截住公孙挥厮杀,胥门巢回身助攻。国书派公孙夏出车攻胥,胥门巢又退,公孙夏急追,展如引兵截住公孙夏厮杀,胥门巢又回车助战。恼得高无丕、宗楼一齐出阵。吴军茹曹挺身独战二将,全无怯意。国书见吴兵不退,引全军助战。吴军渐招架不住。吴王在高处看见,命伯}l兵一万接迎诸军,亲率精兵三万、分三股反以鸣金为号,从一侧穿插齐军,将齐兵隔绝三处。齐军首尾不能相顾。吴军见夫差亲临指挥,勇气倍增,获齐军革车八百乘,杀甲士三千,吴军大胜。

军事点评

当代作家田茂泉点评:一个国家想要获得持久的胜利,它要具备对手所没有的核心竞争力。艾陵之战具有典型的军事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色彩。吴王夫差知己知友,善于用兵,具有清醒的战略头脑,指挥果断,调度有方。他在当时已具有先进的“预备队思想”,属于一种创先。在兵力部署方面,夫差错落有秩,区分为诱敌,接战,预备力量三种,自己直接控制强有力的机动主力部队,显示出高度的军事指挥艺术,完全突破了前人三军正面作战的陈规,把机动主力运用的臻于化境。使得在冷兵器还很不发达的时代,能全歼10万之众的齐军,而无脱漏。

艾山之花

艾陵之战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最彻彻底底的围歼战,同时也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使用预备队的战例之一,此后预备队的作用为历代兵家所重视。

免责声明:历史之家文章收录互联网,如有侵权将立即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