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最大的作战单位是什么,汉朝的军事实力有多强

2024-05-14 15:33:28 0


汉军最大的作战单位:

汉军最大的作战单位是军。

汉朝军制,基本承袭秦制,根据《后汉书·百官》记载,“大将军营五部”,部由校尉统领,“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曲下有屯,屯长一人”。从中可以知道,西汉军队最大的作战单位是军,下面就营、部、曲、屯。

汉军分为京师兵和地方部队,京师兵分为北军和南军。

北军是汉军的精锐部队,长官是中垒校尉(东汉为北军中候),其下是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北军士兵又称屯兵。南军为守卫皇宫的部队,长官为卫尉,其下主兵的有南宫卫士令北宫卫士令左右都侯等,另有宫掖门司马七人主管宫门守卫。南军士兵又称卫士。

地方部队,各郡由郡司马率领(郡司马一般分为正司马和副司马),边郡的边防军由长史率领,各王国由中尉率领,县和侯国由尉率领,边县另有障塞尉。

战争期间派出由将军率领的临时编组的作战部队。将军下有长史、司马辅助,部队分若干部,部由部校尉和军司马率领,部下设曲,曲由军候率领,五百人一曲,曲下有屯设屯长,五十人一屯。

汉朝兵力数量:

汉朝初年汉于匈奴的战争中虽然史书记载刘邦出动了70万军队,可是如果我们除掉为汉军提供后勤和临时参加军队的民夫的话汉军实际应该只有50万左右(具体数量实在难以估计,希望能找到准确资料的朋友补上)。其后由于汉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所以军队数量只可能比这个少,不可能比这个多。再加上汉朝小王国的存在,所以汉朝前期军队数量应该在30万左右。但是当汉朝进入中期,尤其是到汉武帝时期,汉朝的军队数量又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增加,这是因为汉朝对匈奴和西域用兵的结果,可是这种时期没有存在太长时间,因为农耕时代的常备军实际上是国家最大的经济包袱,所以之后汉朝军队数量出现的下降的趋势。之后虽然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内乱时期,军队数量出现了小幅增加可是纵观整个汉朝(西汉和东汉),中国常备军数量基本上保持在30万左右,仍然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汉朝有名的部队:

西汉前期实行征兵制,以正卒两支守卫京师。一支为南军,守卫宫城,归卫尉率领;另一支为北军,保卫京师,归中尉率领。两支各有两万人。武帝时,各减至一万人。正卒一年一轮换,不利于保卫京师。武帝着手组建职业兵为侍从军和禁卫军。

期门军和羽林骑

侍从军有三支,就是期门、羽林和林孤儿。

期门军是汉武帝于建元三年(前138年)建立的,由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等六郡良家子①能骑射者组成,共约有一千人,归光禄勋掌管。因常为侍从武帝而期待于殿门,故有“期门”之名。

羽林骑是于太初元年(前104年)选六郡良家子组成,约七百人,亦属光禄勋。羽林骑原叫做建章营骑,因守卫建章宫而得名。

后更名“羽林骑”,取“如羽之疾,如林之多”②之意。

羽林孤儿是由战死者的子弟组成的,因养在羽林官署,教习战射,而有此称号。

八校尉

禁卫军是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立的,共有八支,每支有士卒约七百人,由八个校尉率领,因称“八校尉”。

八校尉为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

八校尉的士卒都由招募而来,是职业兵,这是中国古代有募兵制的开始。这支军队后来发展为西汉王朝的军事主力,经常用于镇压劳动人民或进行民族战争。

汉军最大的作战单位,兵力数量,有名的部队,汉朝的军事实力有多强?

汉朝的军事实力有多强:

在汉初,沿袭着秦朝的传统,军事装备仍然以青铜兵器装备为主,军队武器的质量与周边游牧民族相比也谈不上有太大的优势。但在接下来不到一百年时间里,我国就完成了铜铁时代的更替,这一速度世所罕见,堪称一次军事装备上的“大跃进”。

这一切都是因为汉代对于优质武器的需求使得炒铁技术应运而生,很长时间里,一直困扰着华夏先民的铸铁又硬又脆不适合做兵器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由此汉代的生铁终于可以通过加工为进一步的科技进化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的兵器深加工做好了准备。最终使得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百炼钢”登上了舞台。

“百炼钢”工艺实际上是在炒钢的基础上,进一步依靠加工锻打,锻打得充分,材质里夹杂就较少,所产武器质量就较高;锻打的不充分,就会使得残留的杂质较多,质量也就会随之降低。冶铁技术的进步,使得汉兵在与周边的敌人进行作战,哪怕在面对凶狠的匈奴时,也可以以一当五,如陈汤所说,哪怕匈奴偷学了些汉人的技术,有些进步,汉兵尤可一个打三个。”

伴随着原料的改变,汉代武器的形制也有了重大进化。剑变的越来越长,先秦时最长的青铜剑是长达90厘米的秦剑,在当时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长度,然而对于汉剑来说,这种长度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本质一寸长一寸强的理念,汉剑普遍在一米以上,甚至还有长达140厘米以上的巨型长剑。虽不一定绝后,但绝对是空前了。

而在古代大规模的攻城守城作战中,远距离投射武器至关重要。在这一点上,弩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在秦朝统一中国的战争中,秦弩的功绩绝对不可轻视。但到了汉代,汉弩实际比仅为臂张弩的秦弩又大大的前进了一步,汉军大量装备使用腿,腰部协同发力的蹶张弩,这比原始的臂张弩拥有了更大的拉力。在实际作战中拥有了更大的杀伤力,不得不说是攻城守城杀敌必备的利器。汉朝在长城沿线的各处关隘重地给守军配置了大量的弩,而戍边的汉军用弩远多于用弓。在对敌作战时,汉兵往往以城垒工事为依托,汉军弩手依靠阵列,强弩持满,轮番进行发射,往往能够形成连续且密集的火力,对敌军产生大量杀伤,并且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自武帝以后,汉军对外作战,往往主动出击,军事技术的进步,也给汉军战法带来了巨大改变,尤其是在野战方面。众所周知,游牧民族的骑兵队伍机动性强,灵活性高,很是让大规模出征的农耕民族军队头疼。于是在战法上,汉军往往利用己方武器上的优势,采取和守城相似的战术,作战时,结车为营,布置大量弓弩手进行密集攒射,同时将弓弩手和装备各类长短兵器与盾牌的士兵进行阵势上的排列,互为依靠,大军列阵前行,弓弩密集杀伤,遏制骑兵突击,步骑协调,进行阵斩和追杀。这种以弩手为核心、步骑协调的军阵战术在汉代发展到了极致。

到汉宣帝时期,郅支单于先囚禁汉朝使者江乃始,后又杀死汉朝使者古吉,汉朝曾三次派出使者索要遗体,郅支单于非但不给,而且羞辱汉使。随后陈汤便调集各族精兵四万多人分南北两路向郅支都城进攻,斩杀郅支单于及其部众1500余人,成功救出汉朝使者。随后陈汤便写下这道"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朝历史上最霸气的奏折。

即使到汉朝末年,处于动荡局势,但综合国家实力和资源并没有下降,甚至超过了汉朝的初期。那时候留下的强大军事实力仍在继续,军事动员更加完整和强大。以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威震乌桓,不敢进犯幽州。空出手来攻灭刘虞,和袁绍争雄。曹操远征乌桓、横扫羌、氐,虎步关右等少数民族,统一北方,使其各外族不敢越雷池一步。

1993年,在江苏省尹湾汉墓出土的《武库永始二年兵器集簿》,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强大的汉军武备体系,使我们知道了汉军是多么的强大。

这本账册,记载了汉成帝永始二年,公元前13年,东海郡武库库存情况。原文太多太杂,这里就挑一些主要的说。

包括弩机537707件,这其中有车用弩11181件,普通弩526526件;其次,还有未装弩机的弩臂263798张弩和11458424支弩矢、77521把弓与1199316支箭矢。此外,还有142701套皮甲、63324铠(铁甲) 口口98226顶头盔 马甲:口口5330。铁甲札:587299 102551只盾牌、52555根长矛、451222根铍、6634只戟 方:78393(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武器)99905把剑、30098把刀和24804把匕首......

战车:乘舆钲车、鼓车、武攠车18乘,乘舆兵车24乘。连弩车564乘,冲车37辆,将军鼓车10乘,轻车301乘,将军兵车比二千将□鼓车116乘,□□车180乘,钲车8乘,鼓车6乘,战车1乘,□□车564乘,□车1乘,武刚强弩车10乘,×毂×车1乘,战车502乘,三轮兵车1乘(168),×佗龟车5乘,高□车11乘,□□车7两,□□车□车2133两,素□重车1993乘,兵□车677乘,合车2乘,蜚楼行临车2乘。小计7174乘(乘舆42+7132)。

仅仅一个郡县的武器库存就有如此之多,更何况全国上下有多少的武器

免责声明:历史之家文章收录互联网,如有侵权将立即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