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为什么卧轨自杀,海子自杀的原因有哪些

2024-04-22 20:58:36 0


1985年3月26日,年仅25岁的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他死的时候,身边只带了4本书,兜里仅剩下2毛钱,临死前,他留下了一封极为简短的遗书:

“我叫查海生,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的教师,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海子卧轨的四个原因

原因1:火车情怀

海子一直以来,都是众人眼中的"天才"。他年仅15岁就考入北大,这样的成就无疑让众人惊叹。

在1979年,他拿到北大法律系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不仅全家的人为他欢呼雀跃,当地的村民们也为此喜悦万分。因为,这一个"天才"来自于他们那个落后贫穷的小山村。

为了庆祝这一高兴的事情,当地村民们第一次放了一部露天电影,名为《铁道游击队》。或许真是因为这部电影,海子内心才会对火车那么执着。在他打算结束生命时,才会第一时间选择卧轨的方式。

火车对于海子来说,意义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梦想的起航,正是从火车开始。是火车将他带到了北京,将他从遥远贫困的山村带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城市。也同样是火车,让他能够回到安徽老家,回到这个虽贫穷,却让他觉得温暖的臂弯。

海子为什么选择卧轨?他死后,他的挚友为他整理诗稿时也突然离世

原因2:因情所伤

海子虽然被大家称之为"天才",但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有着人的七情六欲。

尤其是像海子这样一位充满着柔情似水的大诗人,他们更容易受到来自于情感的伤害,更容易被无法满足的七情六欲打倒。

海子这一生,也曾经谈过几次恋爱。而众多恋爱中,最让其怀念和不舍的,当属初恋。

初恋的美好青涩,却是这位大诗人心中的甜蜜。

可据了解,在海子死亡的前几天,他意外的遇到了自己的初恋女友。在交谈过后,发现对方现在定居深圳,而且已经结婚生子。

这对海子来说,算是一种不小的打击。虽然两人早已分手,但是海子对这个初恋女友还是怀有一份美好的憧憬,如今知道这份憧憬破碎,他心里自是觉得悲痛。

而后在当天,他喝了很多酒,想要借酒消愁,却没想最终愁更愁。

海子为什么选择卧轨?他死后,他的挚友为他整理诗稿时也突然离世

原因3:压力太大

海子从安徽老家走出来,身上承载了无数人的希望。父母们指望他他改善家境,乡亲们指望他造福村里。

可是,海子这样的一个寒门弟子,虽然身上有着才华,但想获得高收入也是很难的事。更何况他是一位走艺术道路的文艺青年,所以,这样沉重的经济压力,时常让他郁闷苦恼。

在死前,他的父母们还催促他赶紧给家里寄钱,因为田里的庄稼需要施肥了,两个弟弟的学杂费也该交了。

但海子的生活本来就过得紧巴巴,而且他还欠着其他人钱,哪有多余的钱往家里面寄呢?

在他去世前,他专门给好友骆一禾写了一封信,让他将《十月》2期稿费收着,至于还欠的钱,他很遗憾今生都没法还清了。

正是因为海子身上背负了太多的经济压力,以至于他时常饿着肚子。因为他既要为家里寄钱,又要省着钱来买书,想实现诗歌梦想。

这也是为什么海子在卧轨前饿了好几天的原因,不是他不想吃饱了上路,而是现实不允许他这样做。

海子为什么卧轨自杀,海子自杀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4:身患疾病

海子最终选择死亡,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患上了郁郁症这样的疾病。

现如今,大家对抑郁症的不觉得陌生了,这样的病,曾经带走了很多人的性命。

抑郁症虽然不是一种残害人身体的疾病,但却是一种摧残人心理的疾病。

海子头上顶着"天才"的光环,在学习上是众人的榜样,在生活中却始终不得志。

他写的诗歌,曾经多次遭到了人们的批判。北京的诗歌圈,他花了很长时间,做了不少功课,却始终没办法挤进去,得不到其他人认可。

这对于将诗歌视为生命的海子来说,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他为此郁闷难受,心中的忧郁悲伤都快溢出来了。

海子为什么选择卧轨?他死后,他的挚友为他整理诗稿时也突然离世

曾经,他在一个夜晚呐喊:我不想活着,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他这些言语惊扰了周边的人,有人甚至敲开他的房门问他怎么了?他摇摇头,对关心的人说道:没事,就是做了一个噩梦,不好意思,惊扰大家了。

也是这一晚,他送走了上门关心他的人,然后在无声的夜晚中静静的思考着,最后写下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歌。

这一首诗,似乎是海子这一生所有精血的凝聚,因为这首诗太美了,美的让读过的人都忍不住怦然心动。

在这首诗里面,大家感受到了他对未来的期盼,看到了名叫希望的东西。可是最终,他却是在死亡里找到了他梦想中的希望。

其实,海子年纪轻轻就得了抑郁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承受的压力太多了。不管是经济压力,还是理想压力,这就让他内心充满了抑郁。

而他这个人,又不善于和人交谈,不喜欢将这些悲伤诉说给别人听。于是,这些负面情绪就不断的在他心里面堆积,直到有一天,这些情绪夺走了他的生命。

海子的死对他的父母影响很大。他的父亲查振权告诉剩下的两个儿子不要步大儿子的后尘,所以他们没有学习,走了别的路。而他的母亲坚持要把儿子埋在离家300米外的一棵松树下,觉得自己可以一直在他身边。

免责声明:历史之家文章收录互联网,如有侵权将立即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