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4 15:19:52 0
宦官,即太监,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奴仆。那么宦官是什么意思哪?宦官和太监有什么区别哪?
宦官是负责宫廷杂事的奴仆,不得参与国家政务,但因与皇室朝夕相处,能博取皇帝信赖,有可乘之机,有些宦官担任朝廷大臣。在东汉、唐、明等朝代存在着宦官掌握国家政务大权的情况。早期宦官不一定都是阉人,东汉开始完全使用阉人做宦官。
宦官一词由来已久,是所有在皇宫里面为皇帝和皇族服务的官员总称,而这些充当宦官的并不是都是阉人,只不过到了东汉之后,才全部由阉人来代替的。
而太监,最开始出现在辽国,这个时候的太监,还不是阉人,到了元朝的时候,太监更是指国家的二级官吏,绝大部分的太监都不是阉人。
明代的时候,基本上太监和官员有了固定的关系,也就是太监必定就是宦官,而宦官却不一定是太监。清朝时所有宦官都称为太监,宦官与太监遂为同义词。
1、赵高精通法律,是秦始皇幼子胡亥的老师,深得秦始皇赏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沙丘,赵高策划阴谋,巧言令色拉李斯下水,瞒天过海,矫诏逼杀公子扶苏,将大将军蒙恬兄弟下狱,成功帮助胡亥篡位。
2、蔡伦,永平末年(公元75年)入宫为宦官。历任小黄门、中常侍兼尚方令、长乐太仆等职。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安帝封其为龙亭侯,食邑三百户。
3、曹腾,为东汉中常侍大长秋,自幼入宫。后与女子吴氏结为“对食”夫妻,并收养曹嵩为子(曹操父亲,本姓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