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不知肉滋味是孔子用来形容什么的独特魅力

2024-03-28 15:48:53 0


形容音乐的。孔子听韶乐,喜爱之极,说:“三月不知肉味!”也是一句夸张的话。肉对孔子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孔子收学费,收的就是肉干(束修)。但他听了美妙无比的韶乐之后,整个身体,很长一段时间都被韶乐所带来的愉悦和回味。

三月不知肉味的含义就是指一个人在三个月内,吃肉的时候却不知道这个肉的味道。原来是指太陶醉于美妙的音乐了,所以就辨别不出了肉的味道。后来形容一个人学习很专心,吃东西都辨不出味道。也有的用来形容生活困难,没有肉吃。

三月不知肉味

三月不知肉味其实是出自于《论语·述而》,它的原文是:"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段话的大致意思就是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后三个月都尝不出肉的味道了,然后他说没想到《韶》乐的美到达了这样的地步。

这个典故的故事是这样的:春秋时期,孔子去拜访周敬王的大夫苌弘,苌弘是著名的学者,也叫作苌宏,字叔,是古蜀地资州人。苌弘见识广博,知识渊博,涉猎的内容也很广泛,更是通晓历数、天文、地理,而且还精通音律乐理,在当时很有名。然后孔子也懂一些音乐,就前往洛邑拜访苌弘,并求教苌弘韶乐与武乐的异同和不解之处。苌弘对孔子说,韶乐,是虞舜宁静和平的音乐,曲调文雅宏盛;而武乐,是武王伐纣一统天下的音乐,音韵壮阔豪放。就音乐形式而言,尽管风格不同,它们都同样美丽。从内容来看,韶乐专注于安泰平静;武乐重点关注大乱大治,讲述功名和政治。然后孔子就恍然大悟的说韶乐是尽善尽美,武乐尽美而不尽善。之后孔子就告辞离去了。

孔子请教

然后第二年,孔子去了齐国,而齐国正是韶乐和武乐的正统流传的地方,又正逢齐王举行大的祭奠,孔子就痛快淋漓地聆听了三天韶乐和武乐的演奏,也明白了苌弘当时的说法是正确的。孔子对韶乐情有独钟,终日弹琴演唱,有的时候还会忘我的手舞足蹈,一连三个月沉迷于韶乐,甚至他最喜欢的红烧肉的味道都品不出来了。

对于音乐,孔子进行钻研用心到如此重要地步,不仅熟习乐曲,经常练琴,去熟练掌握弹奏的技法,而且还能够从中领会到乐曲的意蕴和含义,甚至能体会出作乐曲的人的为人。其实可以看出,对于至美的音乐,孔子“三月不知肉味”并不是夸张的说辞。

免责声明:历史之家文章收录互联网,如有侵权将立即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