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4 15:11:02 0
东北虎,学名西伯利亚虎,是虎的亚种之一。东北虎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活动范围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不会爬树,很少袭击人类。东北虎极其珍贵,属于濒危级物种。
东北虎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由于栖息地被破坏与偷猎,至2015年初统计,世界上仅存野生西伯利亚虎仅500头之内。野生东北虎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西伯利亚虎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起源于亚洲东北部,曾经遍及俄罗斯西伯利亚至韩国地区,有300万年进化史,在中国境内又被称为东北虎。虽然它拥有巨大的体形和惊人的力量,野生的西伯利亚虎却依然濒临灭绝,这支珍稀物种的生死存亡仅系于一线。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0年ver 3.1—濒危(EN)。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1、栖息地消失。过度地采伐森林加速了西伯利亚虎栖息地的丧失,同时也使西伯利亚虎的捕食对象(如狍、野猪和麂等)无栖身之地,造成西伯利亚虎的食物短缺。
2、虎皮虎骨的药用价值使得西伯利亚虎长期以来成为狩猎对象。
3、由于人类的活动、栖息地的破坏等因素使西伯利亚虎的分布区被分割成多个孤立的“岛屿”,各分布区之间缺乏基因交流,甚至一些分布区内仅有一只个体而不能繁殖。
西伯利亚虎主要生存在俄罗斯,自1930年代以来,该国的种群数量下降到20-30只。根据2005年全面的人口普查,至2010年,估计该种群为360只老虎(GTRP)。根据雪中的追踪调查,这个数字可能包括大约20岁的100个亚成年虎。并将“西伯利亚虎”的“红色名录”类别从2007年“极度濒危”更改为“濒危”。但是,尽管这些全面的调查提供了关于老虎数量的相当可靠的信息,但是由于后勤和财务水平的能力使得人们无法对它们进行定期的摸排。
数量趋势可以通过在较小的代表性地区进行的较小规模监测来推导出,其重点是包括老虎活动的径密度,当地专家对数量的评估,有无年轻的雌性,猎物丰富和其他变量在内的参数。监测计划分析了13年的数据后,显示出人口的大幅下降,自2004年以来,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尽管在2009年非常寒冷多雪的冬天之后,2010年的老虎数量有所反弹。偷猎老虎及其野生猎物被认为是导致老虎数量下降的原因。
此外,对95只野生西伯利亚虎的广泛遗传采样发现其遗传多样性显著较低,有效人口规模(Ne)与普查人口规模(N)相比极低,其行为似乎只有27-35个虎(Henry et al。2009)。这反映了自1940年代最近的人口瓶颈,并且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文献记载的幼崽存活率较低相一致。令该问题进一步恶化的是,超过90%的物种数量生活在锡霍特山脉(Sikhote Alin),整个发展走廊几乎没有遗传交换(老虎运动),从而使该亚种群与西南部较小的亚种群分离滨海边疆省(Henry et al。2009)。
在中国,物种数量稀少并不能独立生存,而是取决于动物越过俄罗斯边境的活动(Kang等,2010)。是否持续存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尚不确定。据WCS俄罗斯科学家估计,19世纪末,全世界东北虎的总数约有2000-3000只,而中国约有1200-24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