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4 15:01:12 0
土木之变是什么事件?土木之变的疑点有哪些?土木之变也叫土木堡之变,土木之变指的是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惨败事变。土木之变的结果是很令人诧异的,这话说的理由是什么呢?得从土木之变的起因说起了,土木之变的起因是这样的:1449年2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因为宦官王振不原意多给赏赐,所以减去了马价的五分之四,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了,就制造争端。接下来AK军事网小编主要给大家介绍下土木之变的疑点。
土木之变的疑点有哪些
瓦剌找借口就是求婚事情。经常贿赂翻译,探听明廷的真假。也先还曾提出过与明廷皇室通婚的请求,翻译人员私自擅自容许,而朝廷却不晓得这回事。那么土木之变的第一个疑点来了。朝廷中的翻译人员怎样敢擅自替代朝廷容许这种大事?那是在封建王朝,这种事情是要抄家灭族掉脑袋的。小小的翻译如何有这个胆子?假如不是这样的话,后面又是何人指使?是郕王?是王振?我们不得而知。
第二个疑点就是战争初期的双方态势,当时宣府和大同都是明朝的军事重镇,据记载大同的兵马就有四五万人马,八个卫的兵马,在瓦剌进攻之前,后来又陆续派遣朝中要员到那里整理军备,而且大同宣府的兵马在全国来说也是精锐中的精锐,为何刚开战就不时的损兵折将外加失地?
第三个疑点,就是王振的态度。王振看待瓦剌自始至终的态度就是两个字:强硬。所以有人就猜想,这场战争是王振成心纵容才发作的。我觉得这样的剖析不免有些儿戏了,谁都晓得草原民族不好对付,难道王振不晓得么?王振是一个既得利益者,他不用在追求什么功绩,只需维持现状就能够坚持权位了。为什么还非要冒险和瓦剌打一仗呢?万一输了呢,岂不是降低了本人的名望,把小辫子送到了朝臣的手里。
第四个疑点,是朝臣的态度。朝臣在初期纷繁阻止英宗皇帝,这个无可厚非,大家都能够了解。但是在英宗出征以后,后勤补给居然满足不了军队。粮草先行这句话就是连八岁的小孩子都晓得,难道一个一国之君会不懂得这个道理?假如后勤补给不上的话,那英宗为何会收兵,大臣就没有在这方面劝说皇帝?假如后勤可以保证得上的话,那么后期为什么朝廷的军队人无粮,马无草?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捣乱。
最后一个疑点就是军队的战斗力。战争初期的时候,就连续不断地损兵折将还加上失地,明英宗率领的军队记载是五十万人,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历来是有扬言的说法,但是实际上二三十万的人总是有的。那么瓦剌呢,也先的主力部队仅有28000人,虽是骑兵,可是差距也是太大了。明朝的军队却没有打过一场胜仗,这究竟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