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一年捞多少尸体,6500具浮尸溶于黄河被称“人身肉汤”

2024-05-14 14:54:32 0


6500具浮尸溶于黄河被称“人身肉汤”

“黄河又没盖子,你去跳啊”在大河穿城而过的城市,人们在激烈的争吵之余,偶尔会冒出这样一句骂人的话。久而久之,“黄河盖子”成为兰州俗语,其潜台词是:你想跳,就跳去。于是,一个令人惊悚的事实随之而来数十年间,坠入“盖子”的尸身成千上万顺流而下……尽管无法得到精确的统计数字,但综合当地公安、民政部门以及其他捞尸者的叙述,可以确认的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黄河兰州段约80公里的水域,漂荡着至少一万名浮尸,而且,时至今日,仍以每年200至300余具的规模增加。今年9月,记者走访发现,一部分浮尸被河岸的捞尸人捞起运走,一部分被移交亲属或民政部门火化,而一些无名的浮尸则被随意弃之,继续在千里黄河间漂荡。

6500具浮尸溶于黄河被称“人身肉汤”

有病想不开了,家里闹矛盾了……

这是9月一个阴凉的清晨,整个什川镇还沉睡在薄雾之中 ,魏职军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在厚达1米的“垃圾海”中翻拾塑料瓶、木料、铁皮和人尸。

2005年,黄河什川段小峡水电站建成投产,魏职军的父亲魏应权干起了在小峡库区拾垃圾的活。不多久,魏职军子承父业,成为一支有十几名青壮劳动力组成的家庭打捞队的主力队员。

魏职军所在的下河坪村,位于兰州市区下游20公里处。魏氏父子说,白天搬个凳子守在石屋门前,不经意间就能瞥见顺江而下的死人 。此时,跑上快艇,不一会儿就能将捞到的尸体拴在河谷边的树下。

“捞起来先搜身,看身上有没有手机、身份证、电话本之类的。手机一般都坏了,把卡卸下来擦干净放在我的手机上。”魏职军说,往年,被捞上来的尸体中,能联系上家属并被领走的不到一成,而今年,已经有20具尸体被认领,接近打捞数的一半。

那些被拴在河谷背阴处的,往往是找不到线索的无名尸身。魏氏父子将尸身套上绳子系在石头和树上,等待前来寻亲的人辨认。然而,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一具尸体只能搁置1至3个星期。如果过期无人认领,就会被解开绳索,任其漂走。

对于魏家“挟尸要价”、每年“从死人身上发的财”多达10万元的传闻,魏氏父子没有正面回应,不过,魏职军的父亲和哥哥承认,一具尸体的打捞费最高会达到数万元。而且,只要是前来认尸的,无论结果如何,一般都要支付500元至数千元不等的“油钱”。

“有病想不开跳河了,心情不好跳河了,家里闹点矛盾跳河了,各种情况都有。”魏职军回忆,今年4月,兰州某高校一位教授醉酒之后也跳河了,“家人找了4个月,到现在还没找到人。”

派出所17年捞出6500具浮尸

据皋兰县公安局、民政局的介绍,浮尸中,以自杀者比例最高,意外落水者次之,身上有明显伤痕者少。此外,浮尸的成因也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如,1962年,全国自然灾害严重,寻死现象较多;1963、1964年以后,全国开展“社教”运动,因经济问题出事的多;“文革”期间,有所谓历史问题的老干部和因男女关系问题的投河者众;到上世纪80年代 ,因家庭矛盾 、工作压力投河以及畏罪自杀的情形逐渐增多;上世纪90年代以降,社会呈现多元化发展,下岗失业、病痛缠身、家庭矛盾、意外失足者不一而足。

曾有甘肃警务系统人士统计,20世纪末期,浮尸中自杀、失足、被杀者的比例分别为85% 、10% 和 5% 。自杀者中 ,八成为16至45岁的中青年,且多数为穷人。

尽管无法统计每年新增浮尸的确切数量,但有数据表明,在1980至1997年的17年间,仅兰州市水上派出所打捞上岸的尸体即高达6500具。

综合记者走访了解到的信息,可以确认的是:从上世纪60年代始,有超过1万名浮尸漂荡于黄河兰州段,或者,更确切地说,漂荡于兰州市区至什川镇河口村约80公里的水域。

在兰州白塔山码头经营餐饮游船生意的雒元茂称,目前,兰州水上派出所能够救援或打捞尸体的警力只有四五人,且年龄偏大、水性不好,出警速度慢,往往只能求救于义务搜救员,警方打捞上来的“基本上都是尸体”。

对话捞尸人关键要政府出面

记者:一周能捞几具?

魏职军(“职业捞尸人”):有时候一天能捞两三具,有时候一个月难捞一具。今年捞了四五十具了,被人认走的有20人左右,差不多一半。剩下的就是身上没有身份证、手机,也没人来找的。找到的都是自杀的多。

农历大年三十、初一早上都有跳河的。不明不白死的也有。不明不白死的就由法医鉴定。

记者:捞上来怎么处理?

魏职军:捞起来先搜身,看身上有没有手机、身份证之类的。手机一般都坏了,把卡卸下来擦干净放在我的手机上,电话记录不就出来了吗?然后就看上面的号码联系。联系上之后,对方就问,我的人怎么不明不白就到黄河里了?我就说我们是捞人的,不管这事。你们到公安局去吧。

记者:不报警吗?

魏职军:报警也没用,派出所也管不了。水上派出所也给我们打电话,说小魏 ,昨天跳了一个年龄多大的,找到了就给他们回话,他们通知家属,家属就来找我们了。

记者:一具尸体收多少钱?

魏职军:我们没有固定的数。条件好的多给点,家庭困难的就少给点。也有的给一两万,有的七八千元。昨天那个,给了我500元。

记者:没人领的你就让他漂下去,不污染河水吗?万一过几天又有家属找来呢?

魏职军:我们这儿,关键是要政府出面建殡仪馆,把那些无名尸体送去做DNA鉴定,或者掏坑,把坑编上号,记一下特征、身高体重啥的,然后埋起来。以后家属找来就做DNA 比对。这样对我们黄河水也没啥污染。

变质后浮尸溶于黄河被称“人身肉汤”

新世纪以来,浮尸引起的污染开始被提及。

“这些尸体长期浸泡在水中,如果腐烂变质,其污染程度远远大于生活垃圾的污染。由于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和诸多行政执法部门都不愿涉足处理。”2005年4月,甘肃小三峡水电公司在一份书面汇报材料中 ,专门谈及黄河大峡水电站库区的污染情况。

这份材料称,在大峡库区,经粗略统计,每年都有几十具,最高接近100具的浮尸埋在城市生活垃圾中。

“由于无法查证死亡原因,也不能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同时我公司无权对这些无名尸体进行处理,也无处理能力和必要的手段,因此只能任其漂浮于水库中,或等待来人认领,或弃水排向下游。”水电公司抱怨道。

与此同时,当地媒体不断报道,“(大峡库区)部分尸体长期无人认领,被水轮机打碎后漂向下游,这个令人作呕的污染案已争论多年,辖区政府、水电企业各执一词,任凭浮尸年复一年自行腐烂、散架,最后溶于黄河。当地农民愤怒地将大峡水称为"人身肉汤"”。

村民们抱怨,沿河两岸的70多户至今没有喝上自来水。长期以来,他们的饮水问题都是通过冬天直接从黄河取水窖藏的方式解决。

而这些被浮尸 、垃圾污染的河水,只是在添加一些漂白粉、“净水宝”做简单净化后直接饮用,而且,迄今为止,无人对窖藏净化后的水质做过检测。

一位不愿具名的当地环保系统官员表示,浮尸可能对局部水质造成影响,但对黄河整体污染程度无法衡量,也没有适当的检测方法,因此,只能寄希望逐年减少黄河兰州段的浮尸数量。

没人管公安疲于奔命,民政叫苦不迭

捞尸人不敢掩埋,水电站随意焚烧 ,公安疲于奔命,民政部门叫苦不迭,村民则被迫习惯了惶恐的生活。

兰州市皋兰县公安局治安大队队长肖振西说,对于接到报案的无名尸体,警方会在勘察现场做好死亡记录后移交民政部门处理。但是,公安机关并未掌握捞尸人丢弃浮尸的情况,而在库区发现尸体的小峡水电站也从来不向公安机关报案。

“你报了警,尸体上查不来任何身份信息,晚上就又放回水里,让他漂下去了。”

兰州市水上派出所的义务搜救员雒元茂说,在黄河边,不乏被打捞上来的尸体再度被打捞的事例。

皋兰县民政局局长俞树珠称,每年由该局负责掩埋的无名尸体约有三四十具,由于没有固定的掩埋场所,每具尸体都要就近选择合适的地点,雇人掩埋。随着物价上涨,丧葬费也由几百元涨到一两千元。为此,民政局每年都要向财政部门申请一笔专项资金。

那么如果没有捞尸人,尸体打捞的工作谁来做?是不是公安机关的责任?

“作为政府或者公安机关,这块工作谁来管应当明确,起码要有人管。”皋兰县公安局治安大队队长肖振西称“浮尸的处理很麻烦,我们也不能想太多,只能尽到自己的职责,调查好尸体的情况。治安大队的工作比较多,但这一块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毕竟人命关天。我们的人手也紧张,全县所有的公安警力才90多人。”

免责声明:历史之家文章收录互联网,如有侵权将立即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