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4 14:53:04 0
说到《杨修之死》这篇文章,相信很多人在初中的时候都已经学过了。杨修虽说被称之为东汉末年的文学家,然而他却并没有怎么做好一位文学家应该要做好的事情,反而是掺和到了曹操儿子们的夺嫡的争斗里面。不仅做人不低调,反而各种张扬,显摆自己的聪明。最后是惹得曹操对他的印象极差,愤怒不已,直接将其斩首。杨修的死不能全部怪曹操,大部分是死在了自己手里。
杨修是曹操手底下的一名主簿,其思维非常敏捷,才华横溢,为人所称道。但是在汉中的时候,曹操与刘备不分上下,曹操进军无益,退回又怕人笑话,正在踌躇万分的时候,随意传出“鸡肋”夜间的口令。而当时的杨修是已经推测出曹操即将退兵了,结果最后曹操却以“乱我军心”的理由将杨修给斩了。俗话说的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曹操能够忍受祢衡在大庭广众之下的辱骂,却为何接受不了自己的手下杨修呢?
在《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中,举例出了杨修很多次让曹操感到不爽的举动。就比如当时曹操修了个院子,验收的时候在院子的一道门上写了个“活”字然后就走了,各位工匠看了后都不明白曹操这是什么意思?而杨修看了后就指点到:门子里面便是“阔”字。丞相嫌园门阔耳。还有一次就是在边境塞北地区,友人送了一盒酥给予了曹操。曹操便提笔在旁边写下了“一盒酥”置于案上。众人看了后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而杨修看了后却是去拿来了汤匙与众人一起将一盒酥给分着吃了,并且边吃边说到:“丞相写下了一人一口酥,快吃下去,不可违背命令。
曹操作为领导人,在公务繁忙的时候,与自己的手下打哑谜开个玩笑。然而作为高级幕僚的杨修,完全是可以不必要参与到其中的,如此到处显摆自己的才华,各种张扬自己的聪明才智,曹操多多少少都会感到有些不爽的,有时候甚至还会觉得这个人有点讨人嫌,然而这并不是最终导致曹操被斩首的最终原因。而真正的原因是,杨修参与到了曹操继承人的争夺之中了。
从古至今,不管是在哪里,作为臣子,都是对王位继承之争这等事情都是惧而远之的,能离多远就离多远,生怕是自己站错了队伍,给自己代劳意想不到的灾难。在汉朝初期的时候,三杰之一的张亮,戎马一生,在得知刘邦有废掉太子的意思的时候,吕后当时就要求张良想办法保住太子的位子。而当时的张良则是尽力避免惹祸上身,一直坚持不参与到其中。最后是吕后再三逼迫的情况下,并且要求吕后绝不泄露的情况下,指点他们去找“商山四皓”来出头,自己却始终不肯当这个出头鸟,也不居功,最后才得到了善终。刘备当年进位为汉中王的时候,要册封王世子,当时就去询问诸葛亮的看法。而当时诸葛亮回答的是:“这件事属于主公您的家室了,您去问问张飞关羽就可以了。”这也是为了避免自己参与到这种事情当着。
杨修当年是曹植的死党,这个人人都知道。两人都是才华横溢的人,口若悬河之辈,当时杨修就为曹植出过不少的注意。但是这两个人做事的时候非常的浮躁,而且很不缜密。相比与曹丕的话,曹丕的处事就非常的沉稳低调了,考虑的非常周全,生怕曹操对自己产生了猜忌。就算是召见自己的心腹吴质商量大事的时候,也是深怕让别人知道了,半夜里把他放进装绸缎绢皮的筐子里然后抬进府里。当时杨修看到这件事情后,还没有证实这件事情的真假便就跑到了曹操的面前进行告密。结果范围被曹丕愚弄了,结果这一下子使得曹操对他的影响非常的差。如此鲜明地摆出了自己的立场,就算是曹操不杀他,后面曹丕肯定也不会放过他。
我们再看看贾诩,当曹操问他对王世子人选的看法的时候,作为曹丕阵营的他就十分的聪明,故土装出一份深思的样子,曹操在问他想什么的时候,他回答到|“我在思考袁本初和刘景生的故事"。曹操听后随即大笑,随后就打消了废长立幼的想法。
曹植最终在争夺继承人的争斗中败下阵来,作为曹植的铁杆死党杨修本应该意识到自己已经大祸临头了,本应是想着办法进行一些补救,尽量是夹着尾巴做人。可是杨修依然是我行我素,居然在军事行动出不利阶段的时候,戎马倥匆之时,仗着自己的那些小聪明,将”鸡肋“之意传开了,导致军队中很多士兵没有心思再进行战斗,纷纷都准备退步回家了。这等动摇军心的主动,即便是他在诸葛亮手底下做事估计也是难逃一死。可以一个人在做人做事的时候不能太过于的傲慢与显摆,否则最后一定是乐极生悲。而这才是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