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4 14:52:18 0
长坂坡之战最大的亮点就是赵云还有张飞,赵云七进七出救出阿斗立下大功,但是没有张飞断后可能赵云一时也没有办法脱身。两人都有功劳,但张飞在当阳桥更有气势,而且把曹军也都给唬住了,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张飞只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实际上长坂坡一役就很好的证明了张飞的才智,仅靠20多名骑兵就拦住了曹操的大军。不过各位读者最好奇的应该还是张飞在当阳桥上到底把谁给吼死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熟读《三国演义》,我们就会发现,张飞虽然是刘备阵营绝对的元老,又是刘备的结拜义弟,本身的武艺也非常高强,但是很多时候,他的光彩都被他人掩盖了。例如,虎牢关之战,他在紧要关头,救下了公孙瓒,并战平了几乎无人能敌的吕布,人们在提起这一典故时,却被将其称之为“三英战吕布”,着重强调吕布之勇。再例如,赵云两扶幼主的过程,他都有参与,而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却从未有过张飞两扶幼主的说法,等等。
尤其是长坂坡一战,赵云七进七进,斩将五十余员之后,终于赶到了长坂坡前,身后却还有源源不断的追兵,这个时候,见张飞立在桥头,他才松了一口气,顺利的将阿斗带回了刘备身边。虽然张飞独面曹操大军的时候,不至于像赵云一样单枪匹马,却也仅有二十余人,而他面对的,却是包括文聘、许褚、夏侯兄弟、曹氏兄弟,以及五子良将的阵容,比赵云在乱军之中冲杀之时,更加凶险。
可是,猛张飞不愧是猛张飞,这种情况下,他没有认怂,而是三声大喝,吓死夏侯杰,吓跑曹操,吓得十余员名将集体认怂,化解了这一危机,留下了虎啸当阳桥的传说。不过,说到此处,我们也不禁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曹操麾下这十余员名将,见了张飞为什么会集体认怂呢?要知道,就算遇上吕布,他们之中的有六人出手,也能让对方招架不住,这个时候就算没有敢和张飞单挑,完全可以群殴啊。那么,他们为什么最终还是认怂了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尊重历史
首先,真实历史上,的确有张飞虎啸当阳桥的记载。《三国志·张飞传》中提到:“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冀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只不过,被他吓退的,仅是曹纯和五千虎豹骑,没有十余位名将而已。演义作者,本就高举着“拥刘反曹”的大旗,张飞这样耀眼的战绩,他又怎么可能不通过夸张的方式,写进小说中呢?
二、曹军害怕有伏兵
另外,抛开历史不谈,单说小说中的逻辑,张飞虽然仅率二十余骑断后,但是他并没有直接将这二十骑摆在明面上,而是让他们在马尾上拴了树枝,在树林中来回驰骋,营造出了一幅有大量伏兵的假象。因此曹营诸将到来之后,都不敢轻举妄动,害怕中了埋伏。再加上张飞三声大喝,一声比一声有底气,于是众人更加相信张飞有所倚仗,所以没有贸然出手。也就是说,他们害怕的并非张飞本人,而是根本不存在的“伏兵”。
三、曹操的态度
因为害怕有伏兵,大都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等着曹操来做决断。按理说,像曹操这样的枭雄,本身便智计超群,军事才能非常出众,应该很快就能识破张飞的小把戏。可是因为之前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时,说了一句“某何足道哉!吾弟张冀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曹操就被吓破了胆,对诸将说日后遇上张飞,不可轻敌。再加上张飞三声大喝之后,曹操身边的夏侯杰胆肝俱裂,被生生吓死,曹操便更加恐慌了,以至于二话不话,便吓得策马狂奔。试想,主公都吓跑了,属下又怎么去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