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是什么朝代,花木兰确有其人吗

2024-05-14 16:01:36 0


花木兰所属时代是南北朝的北魏。花木兰(412年-502年),别名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所以木兰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凯旋后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

一、千古流芳《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一曲《木兰辞》带着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画卷扑面而来,自小时候就深深印在脑海中,花木兰,成了巾帼英雄的典范。

这首乐府诗文字宛约动人,晓畅质朴,既有女儿情肠,又有壮怀激烈,给我们留下一位集忠、孝、仁、勇美德于一身的女杰形象,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千百年来传唱不止。

《木兰辞》是著名的北朝民歌,南北朝时南朝智匠编纂的《古今乐录》中说:“木兰,不知名”,这最原始的记载给我们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木兰不是名字,而是姓。

木兰,是鲜卑人中的一个姓,北魏拓跋鲜卑政权“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其中就有木兰部。据学者考证:木兰汉译是“富裕”的意思,所以,木兰是鲜卑族。

祖冲之的《述异记》也记载了花木兰,唐代诗人白居易、杜牧也认为历史上确有其人。

《大明一统志》中记载:“木兰姓魏,豪州人,尝代父戎完(县),唐封孝烈将军。”

《大清一统志》据此进一步演绎:“木兰姓魏,豪州人,汉文帝时,匈奴寇北边,发内郡戍之,木兰代父为戎卒,以功为小校;所戎是完县,故完人祀之,孝烈将军,唐所封也。”

受此两部一统志影响,明清以来《毫州志》、《凤阳府志》等地方文献都以录了这一记载,当仟史实,那么,这些记载的来源是哪呢?

应该都是源于完县木兰祠中中的元代碑刻《汉孝烈将军记》:“神姓魏,字木兰毫州人”和元代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中载:“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这也是一种猜测,也就是毫州说的根据。

湖北省黄陂县声称木兰是黄陂人,依据是焦竑的《焦氏筆乘》中的一段记载:“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

另外河南商丘也有一座木兰祠,据说是隋朝木兰故居;陕西延安修复了木兰陵园,认为花木兰出生于延安南万方花塬村等等。

到了明代,文学家、画家徐渭据《木兰辞》改编为戏剧《雌木兰替父从军》,剧本中说:“妾身姓花名木兰,父名孤,字桑之,姐姐叫花木莲,弟叫花雄”,实是徐渭的演义,把木兰说成姓“花”,不是史实。

无论毫州说还是黄陂说,无论商丘说与延安说,都是根据地方文献或民间传说,以至诸说杂陈,莫衷一是,与《木兰辞》的本来面目出入太大。

二、从“乐府”探源

宋代郭茂倩将《木兰辞》收集到《乐府诗词》中,这“乐府”产生于汉魏时期,到了南北朝又形成了新乐府,这新乐府大致分为吴声歌曲和横吹曲辞。

横吹又叫鼓吹,“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以军中,马上所奏是也”,《木兰辞》就是横吹曲之一。

北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宫中流行鲜卑民歌《真人代歌》,也叫《北歌》,《木兰辞》就是横吹北歌中最著名的代表作,是那个时代的史诗。

乐府又分南朝乐府与北朝乐府,南朝乐府清新自然,柔媚缠绵;北朝乐府粗犷质朴,慷慨悲壮,这《木兰辞》从其形式到内容都是北朝乐府无疑。

我们从《木兰辞》的字词内容来推断,不会是产生于豪州等地,应该源于平城(大同)。

《木兰辞》中的“云鬓”、“花黄”、“当户织”是农耕文化的表现,恰恰体现了北魏迁都平城(山西大同)后开始汉化进程,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融合与碰撞。

“昨迹见军贴,可汗大点兵”,“可汗”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并且马市在北方的一些城市中才有,当时南朝以步兵(或水军)为主。

中国在古代适合大规模养马的地区不多,蒙古草原是最重要的养马产马的地方,由之,在靠近蒙古草原的地区才有马市。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的时代,所谓“五胡乱中华”,也就是匈奴、鲜卑、羌、羯、氐等少数民族先后建立政权。

当时的北方地区战火连天,人民流离失所,随着鲜卑人的北魏政权统一了北方,逐渐走向稳定。

公元398年,北魏将都城从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迁到平城,经过一个世纪左右的征讨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北魏统一了北方。

但北方还有一个强大的游牧部族柔然(蠕蠕),其领地“西则焉耆之地,东则朝鲜之地,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其常所会庭则敦煌、张掖之北”,一直对北魏王朝虎视眈眈。

北魏迁都平城后,就加快了汉化的步伐,重视农桑,并且修筑了薄城,让宫女们专门从事种桑麻织布帛,平民家庭也都开是织布,所以便有了《木兰辞》开头的“木兰当户织”。

鲜卑人是游牧民族,精于骑射,女人也从小习武,弓马娴熟,社会地位极高。

北方游牧民族的兵役制度是要求每一户至少有一人服兵役,而木兰家中唯一的成年男子就是她父亲,因年老多病,才有了木兰代父从军。

由于北魏戍兵实行绢资自随的军事补给制,于是,木兰替父出征,必须自备马匹、鞍鞯等装备,这样才有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早上军队出发,傍晚便宿营黄河边上,第二天行军就到达“黑山头”,靠近了战场,能够听到“燕山胡骑”的马嘶声,这显然不是“南朝”的事,而是“北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

“胡”,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自称。

此次出征,战场从阴山南北到燕然山,于是有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而其中的“燕山胡骑鸣啾啾”的燕山就是指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

三、背景是拓跋焘征柔然

据《魏书》记载:太武帝拓跋焘始光元年(公元424年)八月,柔然六万铁骑侵“入云中,杀掠吏民,攻陷盛乐宫”,拓跋焘闻知龙颜大怒,第二年“大举征之,东西五道并进”。

北魏大军至漠南,“舍辎重,轻骑赍十五日粮,绝漠讨之”,柔然没有料到北魏兵马如此迅速,猝不及防之下,只能远遁。

神麚二年(公元429年),北魏大军又一次两路出击,太武帝拓跋焘亲率兵马“出东道,向黑山;平阳王长孙翰从西道,向大娥山”,柔然首领大檀“将其族党,焚烧庐舍,绝迹西走,莫知所至。”

拓跋焘并没有罢兵,在“东至瀚海,西接张掖水,北度燕然山,东西五千余里,南北三千里”的范围内扫除柔然残部。

使得柔然内部分崩离析,高车(即敕勒)诸部反叛,前后归降达三十余万。大檀在惊恐中一命休矣,他的儿子吴提遣使请和,娶了北魏西海公主为妻,并把自己的妹妹献给太武帝为夫人。

从始光元年拓跋焘亲征,到延和三年(公元434)吴提遣使朝贡,北魏与柔然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打了十年,恰是木兰代父从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写照。

《木兰辞》流传了一千多年,历久弥新,期间后人们不断增删润色,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有些地方偏离了本来面目。

特别是到了北宋,随着华夷之辨的日益明显,中原汉族统治者与汉族老百姓更希望这木兰是本民族的“巾帼英雄”,因为其身上的忠孝精神和儒家思想吻合,便对《木兰辞》进行了一些“改造”和“包装”。

免责声明:历史之家文章收录互联网,如有侵权将立即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