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燕与项羽是什么关系,项燕是项羽的祖父

2024-05-14 16:01:13 0


项燕与项羽是爷孙关系,项燕是项羽的祖父。项燕有三个儿子,长子是项超,项羽是项超的儿子,所以项羽就是项燕的孙子。

考究发现史书竟然在故意隐藏项羽的真实身份,揭秘项羽的身世之谜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上面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西楚霸王的事迹不管你是不是熟读史书,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点什么,他是男人们对威猛霸气、英勇杀敌强烈渴望的勇猛形象,也是女人们对他和虞姬之间美好爱情期望的完美男神形象,他的死让很多人为之惋惜。倒不是他战败了人们惋惜他,更多的人是对那心中美好完美形象的殒灭的惋惜。

巨鹿之战时,项羽率军渡过漳水后,下令把船全部凿沉,把做饭的器具全部毁坏,只带着三日粮草与秦军作战,项羽士卒因此以必死之心奋勇向前,项羽军因此战斗力得到大的提升,个个以一当十,杀的诸侯军人人胆寒,最终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彭城之战,刘邦率领五路诸侯兵马有五十六万,向东攻打楚国,项羽听闻后,留部将继续攻齐,自己亲率精兵三万去救援彭城。刘邦攻下彭城后搜集珍宝美人,大摆宴会。项羽率军从早晨开始,由萧县从西打到东,中午时打到彭城,大破刘邦军,杀死汉兵十余万。刘邦军逃往南山,项羽率军追到灵壁东阻拦,汉兵落入睢水十余万,睢水为之不流。项羽把刘邦包围了三层,却被一阵大风吹乱楚军,刘邦趁机率领数十骑兵走脱。

项羽的英勇事迹广为流传,但是真正知道他身世的人却少之又少。你知道吗?如果你知道,恭喜你,你也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

在史料记载中,没有任何关于项羽父母的文字,所以项羽的身世成了一个谜。但是在风靡大江南北的《寻秦记》中,香港警察项少龙穿越到了战国时期,在最后与乌廷芳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小孩自己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项羽”。于是很多人都误以为项羽就是项少龙的儿子,他的父亲是另一个位面的人。

先不说穿越这事可不可信,单单从项家人对项羽的态度上来看,项羽绝不是什么项少龙的儿子。在那个认血统宗法的年代,没有人会认可一个不是本家族血统的人的领导,哪怕他再有才,也很难得到家族的绝对忠诚。当然,项伯背叛是个个例,大多数项家子弟是誓死效忠项羽的。

商代的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辅之以兄终弟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始行嫡长子继承制。周制:统治阶级内部划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财产和地位,世世相传,实行世袭制。在各个等级中,继承财产和职位者,必须是嫡妻长子;如果嫡妻无子,则立庶妻中地位最尊的贵妾之子。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这种继承制度与商制相比,有效地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为争夺权位和财产的继承而引发的祸乱,从而维护了王权的威严和社会的稳定。

正是由于这个嫡长子继承制,这才是项羽能够得到家族认可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才是才能。项燕和项羽关系根据史料记载其实是爷孙的关系。虽然项羽的父亲没有记载,但是项梁却是项燕的儿子,而项梁是项羽的叔父,所以从这一点看就知道项羽是项燕的孙子。而且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有明确记载,所以项燕和项羽关系是毋庸置疑的。

项燕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项渠,又或者叫项荣或者项超,因为历史上对他的记载非常少,所以对于他的名字也记载的不是很清楚。而且项渠早亡,所以事迹就更少了,但是他却是项羽的父亲,项燕的嫡长子。《项氏宗谱》一目了然:项燕生有三子,老大项超,老二项梁,老三项襄。超后籍,籍即项羽的名字。梁后里,襄后刘猷。襄即《项羽本纪》中的项伯。

正是由于项羽是项燕的嫡长孙,他才能在项家拥有绝对的地位,又由于他叔父项梁无后,因此他是项家毋庸置疑的继承人。这也是项伯不服气要背叛的原因,凭什么老二就能执掌家族我老三不能,不公平。而项庄作为项羽的弟弟,对于这种制度的思想早已接受,加上大哥对自己也不错,没什么不服的,所以终身追随,至死不渝。

至于史书中为什么要故意隐藏项羽的身份,想来是与汉朝统治者有关,故意黑化项羽,掩盖项羽身世,在那个只认血统的时代,刘邦和项羽没有任何可比性,这样做对他们的统治更加有利。这或者也有可能是项庄对于背叛家族的愧疚,想减少一些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故意隐藏了家族继承者项羽身份的历史真相。对此,你怎么看。

免责声明:历史之家文章收录互联网,如有侵权将立即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