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4 15:58:44 0
朱熹非常的有名,他的著学精妙,后人少有能超越他的,被后世人尊为朱子,那么朱熹是哪个朝代的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朱熹是哪个朝代的。
图为朱熹的画像
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一个人物,古人说有两种人可以超过皇帝,一是圣人,一是天人。在世人眼中,他就是个圣人。他留下很多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这些都是世人用之不竭的读书和做人的最高准则。看了他的名言之后,深感做人应当如此。原来不仅孔子教育后人怎么做人,而他也是一个不弱于孔子的圣人之一。
他号晦庵,别号紫阳。他的父亲学问较高,是官场中人,他从小受他父亲的熏陶,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后来他的父亲在就任途中死亡,他听从父亲的遗命搬到五里夫他父亲好友的家中生活。他19岁考中进士,随后出入官场为百姓谋福祉。他任职期间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兴办了许多的学院,发表了许多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同时在做人方面他也深有感触,留下了许多为人处事的法则。
后人也称他为朱文公,他的理学重在以理为中心,认为理才是世界的本质,理的最高境界是太极。他是第一个完整地把四书集聚在一起的人,这成为科举考试中必考点之一。他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不过他在1196年遭到弹劾,他被负于十大罪状,不仅他自己遭殃,他的学生有被流放和坐牢的很多,晚景凄惨。但他还是不停地著书,并于1200年逝世。朱熹的不幸是他那个朝代造就的,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怨天尤人。
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生于1130年9月15日,卒于1200年4月23日,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是程朱理学的核心代表人物,曾经做过南宋的江西,福建漳州知府等官,为官清正廉明,创办白鹿书院,岳麓书院,武夷书院等,是第一个提出完整教育制度的古人,对后世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启发性。
朱熹 像
作为程朱理学的核心代表,朱熹的思想主张可以简单归纳为道学之太极学,通过研究儒家经典,经过自己的理解发展为义理学说。
朱熹的思想主张的基础是程颢的理本论,理,即为道,太极,他认为理是世间万物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有理,都具有太极的两极性,理在逻辑上高于气,但气具有能动性,是制造万物的原料,理离不开气,它们可以通过渐变达到转化。而且理是形而上的,气是形而下的,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存在的,相比于气,理为第一性,气为客为第二性,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和气就是太极的两极,生万物,万物调和归一。
这种思想主张已经具有后世唯物主义的辩证论的雏形了,通过对这种思想主张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朱熹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哲学体系,这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中国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但是哲学思想史却并没有多少的发展,朱熹及以后的追随者们,把中国古代从孔孟时代朴素的哲学思想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朱熹的读书方法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发明的二十四字朱子读书法是最有影响力的古代读书方法,这内容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二十四字对后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只要照着朱子的这几条方法严格要求自己,就能很快的掌握书中的知识。
朱熹画像
循序渐进是朱熹特别强调的一条,读书一定要从基础开始由浅入深,切不可马马虎虎、急于求成。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符合自己的认知规律,逐字逐句反复研究。只有扎扎实实的掌握了书中的基础知识,才会对书中的内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熟读精思,即读书不仅要通读,还要熟练,熟练之后还要会思考,达到眼、脑、心的结合,才会领略书中的要旨,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差不多一个意思。虚心涵泳,即读书要仔细揣摩书中所表达的意思,遇到不懂得问题,不要随波逐流,认真思考后,再得出结论,接着对这些问题和答案认真专研,反复咀嚼。
切己体察,即将读书和自己的经验、阅历相结合,将书中的知识和实际相结合。不能将所学知识放在心中,只有运用到生活中才能体现书本的价值。着紧用力,即读书要刻苦用功,丝毫不能松懈,要有紧迫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庸庸散散。居敬持志,即对读书这件事一定要诚心诚意的去做,态度端正,坚守原则。还要有远大的读书目标,并持之以恒的朝着这个目标前行,不断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
对朱熹的评价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的理论涉及很多方面,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他总结古人的理学思想,将理学发展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其思想被称为官学。他的思想“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等成为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的精神支柱。
朱熹画像
历史上对朱熹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拿着圣人标准要求百姓的伪君子,也有人认为他博学多才,促进了中国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是可以和孔子同提的人物。
批判朱熹的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他的很多儒学观点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巩固了封建帝制,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他主张儒学中的“从一而终”、“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观点,成为阻碍中国发展的绊脚石,这些腐朽的思想不仅降低了中国女性的地位,还成为中国古代思想落后的根源。其次是朱熹喜爱凭借自己的学识评价历史人物,难免过于主观。让很多不认同朱熹的人,会认为朱熹是胡说八道,没有尊重历史。最后是流传着一些朱熹不好的事迹,如诱奸尼姑及儿媳等,这些事迹是否真实我们不知,对道德要求很高的朱熹,有这样的传言,使得原本对朱熹有偏见的人开始站到反朱熹的队伍中。
赞扬朱熹的人也不少,对朱熹评价最高的就是他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他提倡的教育方法和读书方法,在今天依旧有着很大的影响。他热衷于教育事业,他不仅亲手创办书院,还重建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其次就是朱熹在为官期间正直清廉,体察民情,为民着想。还创建了“社仓”,有效的防止了农民暴乱,是解决国家粮食问题的有效举措。
朱熹是一个凡人,不是神人,是人都会犯错,我们不应该根据他的一两件事就对整个人产生否定,他的自律和十年如一日的勤勉,他对文学、科学、哲学的贡献等也是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