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4 15:46:59 admin 15
华西村就是靠走公有制的集体道路,才让村里的大部分村民都富起来。
华西村隶属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是一个享誉全国、世界知名的村庄。这个村子创造了一个个惊人奇迹,成为共同富裕的典范和中国农村改革的样本,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然而,半个多世纪以前,华西村也是贫困落后的村庄,不仅粮食生产没有保障,一遇自然灾害农民们不是背井离乡就是家破人亡。如今,华西村是中国最富裕的村庄,家家住别墅、户户有汽车、人均存款超百万,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世人惊叹。在农村改革40周年之际,回顾华西村的发展历程,分析华西村的制度模式,可以了解中国农村改革进程。
江苏第一个“亿元村”
华西村建立于1961年,当时还是华西大队,人口667人,集体资产2.5万元,欠债1.5万元,人均分配53元。华西村建立时刚刚经历了饥饿的三年困难时期,华西大队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生产、生活相当困难,一穷二白,此时吴仁宝带领华西的社员们开始改土造田。
那个时候,山西昔阳县的大寨大队横空出世。陈永贵带领大寨社员们三战狼窝掌,将七沟八梁一面坡改造成稳产高产的海绵田。时任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吴仁宝受到了触动,相比之下华西845亩土地被分隔成1300多块不规则的小田,667口人分散居住在12个小自然村落,泥路弯曲,40多条小河沟错乱交织,农业生产的劣势可见一斑。于是1964年冬,吴仁宝结合华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份《华西十五年远景规划》,准备以十五年为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华西。吴仁宝的这份规划重点是兴修灌溉渠道,建设高产稳产的“吨粮田”,将全大队分散的12个自然村合并成一个华西村。
1972年,在提出了15年规划的8年之后,华西大队的粮食达到亩产2100斤,终于实现了“吨粮田”的目标。吴仁宝和华西大队都成了当时苏州地区和江苏省的农业生产先进典型。但是,要想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就必须购买机械设备,修建和完善水利、水电设施,这些资金却没有着落。另一方面,从1961年到1968年,全村劳动力增加142人,而土地仅仅增加了6亩。这时候,吴仁宝敏锐地发觉人均土地面积在大幅下降,如果这样下去,华西大队势必成为又一个“高产穷队”。
为了避免华西成为“高产穷队”,吴仁宝准备建一个小五金厂。由于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小五金厂的地址选在杂草丛生、树木茂密的水塘边上。一个地下作坊似的小五金厂就这样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10年的时间里,它实现了近300万元的产值,利润率高达30%至40%。小五金厂完成了华西村最初的资本积累,让吴仁宝尝到了办工业的甜头,坚定了他“无工不富”的发展思路,为以后华西的工业化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78年,安徽小岗村暗地里实行大包干,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开来。人民公社陆续被取消了,全国各地开始实行分田到户、土地承包,绝大部分农民从僵化、低效的公社体制中解放出来了。然而,吴仁宝主张“领会中央政策,闷声发大财”,没有分田到户,继续集体所有制经济副业。
1979年,吴仁宝提出了一个调整产业结构的方案:全村粮田由30多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绝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上去。后来,在吴仁宝的安排下,一些村民外出学手艺,回村后陆续办了锻造厂、带钢厂、铝材厂、铜厂等。在那段时间,华西人陆续办起了以冶金、纺织和有色金属为主的40多个企业,全村95%以上的劳动力投入到了工业生产。1980年,华西的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成为江苏省第一个“亿元村”。
1983年,华西大队改为华西村。之后的几十年间,华西村飞速发展,从贫穷落后的小村庄一跃成为繁荣富裕的“天下第一村”。然而吴仁宝提出,华西富了,要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华西村就用投资建厂等方式对周边村进行“帮扶、帮带”,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与邻村一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宁夏、黑龙江等地,华西村无偿提供资金、技术建设“省外华西村”,帮助当地脱贫致富。进入新世纪之后,华西村又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合作模式,叫做“一分五统”。经过多年的磨合,华西村与周边16个村庄通过“一分五统”组成了一个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万的大华西。按照吴仁宝的规划,大华西“山北是粮仓,山南是钱庄,中间是天堂”,华西村真正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村”。
独特的集体主义发展道路
鲜明的“集体经济”特性。华西村突出的集体性特征长期受到各界关注,这种特征表现在:其一,村庄企业的“股份化”集体所有性质。不同于改革开放后大部分中国农村“一家一户”式的私人经济运营模式,也不同于过往“公社”式的集体所有,华西村的集体所有制的性质与成分是以“股份”的形式表现和反映出来的,这种所有制模式的突出特征是,既实现了在村庄内的集体共有,也对具有突出贡献或更多付出的人予以奖励。其二,是其“党政企”一体化的集体组织领导。华西村自20世纪80年代起即形成了“村”、“企”两套班子,并统一接受“华西党委”的领导。实际形成“对外三套班子、对内一套人马”的集中管理模式。各项决策、安排皆在这一集体组织的领导下进行。
旨在“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华西村实现“共同富裕”得益于其分配制度,一方面,其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华西村集团与下属企业实行的承包经营,按“二八开、一三三三”制办法分配利润,即企业的超额利润20%上缴集团,80%留用(二八开)留用部分10%奖励给承包者,30%奖励给管理和技术人员,30%奖励职工,30%作为企业积累(一三三三)。另一方面,“少分配、多积累、多记账入股”的原则亦十分突出。奖励承包者的奖金20%兑现为现金,其余80%则以入股方式享受分红,以此为集体企业提供更加充足的发展资金。这种“个人分配与集体积累相结合”,“在集体所有基础上的财产使用分配制度”成为华西村一大突出特征。而在此分配基础上,村民所享受到的集体福利,包括别墅、汽车、医疗、教育等层面,亦因其远胜于中国农村普遍状况乃至大部分城市居民的生活状况,而为外界所“惊诧”。
独特的“一分五统”合作模式。2001年6月起,周边16个村陆续并入华西,实行“一分五统”的管理体制——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这种体制既解决了农村基层社会长期存在的村企不分问题,又充分体现了农村基层政治、经济、社会资源高效配置要求。在领导体制上,华西村党委34个正副书记都担任着企业集团或下属分公司、大华西各村的主要负责人。村党委每天都要开书记碰头会,对村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通气、及时协商、及时解决,这种体制既体现了民主的本意,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农村集体经济从“样本”走向转型
进入新世纪前后,准备接棒华西村的年轻一辈,有了自己的新想法。1999年,吴协恩提出应当以上市的方式倒逼企业完善产业制度和管理制度。在21人的举手表决会议上,20人同意,一人反对。反对者就是老书记吴仁宝。他不明白,有了足够资本的华西村为什么要上市?但他最终听从了大家的意见。不多久,华西集团A股在深圳上市。
2003年,吴仁宝老书记隐退,吴协恩继任“一把手”,此时,华西已是一个下辖8大公司、年销售收入达105亿元人民币的大型企业集团。上任后,吴协恩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连续关停周边村的9个工厂。没关的华西钢厂也被要求降低库存,少进多出。不少人都管他叫“关厂书记”。直到2012年,吴协恩的举动才被人真正理解。这一年,多年累积的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钢价暴跌,资金链断裂的钢厂比比皆是。比起同行普遍亏损几亿的情况,2015年,华西钢厂仅亏损几千万。而随着政府要求“去产能”、关停“僵尸企业”,钢材市场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好转。2017年,华西钢铁公司年产量300多万吨,全年毛利约18亿元。
“削钢”的同时,吴协恩萌生了进军金融业的念头。但当时老书记并不赞同,吴协恩和班子成员瞒着老书记成立了投资担保公司—无锡同诚投资。多年来,华西村先后拿到了典当、财务公司、小额贷款等行业牌照,并成立了相关金融实体。此外,华西集团还参股了银行、证券、期货、上市公司等各类企业。2017年,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还成立了并购基金。数据显示,2016年华西集团金融营收16.26亿元,净利润6.07亿元,是华西集团净利润的主要贡献板块。除此之外,华西村还将产业触角伸向了互联网、电竞领域。
转型发展也为华西引来了负债率过高的质疑,但在吴协恩看来,华西百分之五十几的负债率并不高,而这正是为了提高华西的资源配置效率,现在的华西瞄准的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全球的产业布局使得华西形成了“转型空间开拓在外部,转型成果体现在本部的新格局”。
谈及华西的未来,吴协恩希望将华西打造成“百年企业、百年村庄”,为实现这个目标,华西要“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而这个转型发展之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