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的简介及个人资料,萧红为什么只活了31岁

2024-05-14 15:29:55 0


萧红,原名张迺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她与张爱玲,石评梅,吕碧城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1942年1月22日,年仅31岁的萧红不幸去世……

那么,声名赫赫的才女,为何会英年早逝?

1920年(民国九年),萧红进入呼兰县乙种农业学校女生班读初小。

1927年,萧红进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就读。萧红喜欢文学和绘画,在校刊上发表过署名悄吟的抒情诗。

1930年,初中毕业,她不顾家庭反对勇走北平,进入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附属女子中学读高中一年级。因为没有家庭的支持,不久生活陷入困顿中。

1931年1月,寒假中离开北平返回呼兰,被软禁在家中。2月底,又去北平,他的未婚夫汪恩甲也追到北平1931年萧红与汪恩甲到道外十六道街东兴顺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期近,汪恩甲不辞而别。

萧红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裴馨园多次派萧军到旅馆给萧红送书刊。萧红因此结识萧军。

1932年,松花江决堤,洪水泛滥市区,由于萧红欠钱太多,旅馆不让萧红离开。萧军趁夜租了一条小船,用绳子把萧红救出,到裴馨园家暂住。

萧红住进医院分娩,孩子生下后因无力抚养而送人,后夭折。出院后,两人住进道里新城大街的欧罗巴旅馆。因没有固定收入,二人仅靠萧军当家庭教师和借债勉强度日。

1933年10月,在舒群等人的帮助下,萧红、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自费在哈尔滨出版。萧红署名悄吟,萧军署名三郎。《跋涉》的出版,在东北引起了很大轰动,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也为萧红继续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4年11月,萧红、萧军与作家张梅林离开青岛抵达上海。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

1936年7月,因与萧军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为了求得解脱、缓解矛盾,萧红只身东渡日本。

1937年9月,萧红、萧军撤往武汉,结识著名青年诗人蒋锡金,住进他在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5号的寓所。

不久,东北籍青年作家端木蕻良也搬来与他们同住。萧红、萧军与从东北各地流亡到武汉的青年作家形成一个很有影响的东北作家群。

萧红创作了多篇以抗日为主题的作品,《天空的点缀》《失眠之夜》《在东京》《火线外二章:窗边、小生命和战士》等散文的发表,对宣传推动人民抗战起到积极作用。

1938年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一起回到武汉。5月,两人在武汉结婚。

1938年11月,萧红在江津白朗家生下一子,产后第四天,萧红称孩子头天夜里抽风而死。产后萧红回到重庆,应邀写下一些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主要有《记我们的导师》《记忆中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生活散记》《鲁迅先生生活忆略》等。

1940年,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住在九龙尖沙嘴乐道8号。

1941年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回国途经香港,特意到九龙看望病中的萧红。后来萧红听从史沫特莱的建议到玛丽医院做全面检查,发现患有肺结核。萧红住院打空气针治疗。11月底,因受医院冷遇,萧红返回九龙家中养病。

1942年1月12日,日军占领香港。萧红病情加重,被送进香港跑马地养和医院,手术致使萧红不能饮食,身体衰弱。

在玛丽医院萧红精神有所渐复,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1942年1月22日上午10点,萧红病逝,享年31岁。她虽英年早逝,却留给我们了更多……

免责声明:历史之家文章收录互联网,如有侵权将立即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